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

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关键的政党。他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政局和前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所学内容及表格信息提示,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上恰当内容。

时      间

国共两党关系

主要成果或危害

1924——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1937年

十年内战

给日本侵华带来了可趁之机

1937——1945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45——1949年

敌对状态打内战

人民遭殃,     至今未归

 

(2)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取得的重大胜利战役两例。

(3)指出国共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5)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应该做怎样的努力?

 

(1)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 (2)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5)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领导人对话;加强人员往来交流(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间是1924年—1927年。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是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1945年—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了内战,人民遭殃。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至今未归。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重大战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放军走向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插国民党的心脏,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两度分手”。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重要成果是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1937年是十年内战时期,日本趁机侵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5年,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历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形势可知,海峡两岸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两岸应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领导人对话,海峡两岸应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蒋介石

材料三: “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张学良

(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 “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张学良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四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  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  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由此确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1945年  52岁

8月,作为中共代表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国共谈判。

材料四:1949年  56岁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作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所反映的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2) 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回答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3) 材料三中的谈判最后达成怎样的结果?

(4) 与材料四南京解放有关的是哪次战役?南京解放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后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 地域分布——集中于沿江沿海    B. 发展重点——重工业

C. 资金技术——缺少落后    D. 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