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帝”指谁?

(2)材料一中“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1)明朝。朱元璋 (2)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 (3)军机处。 (4)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明朝代官制的变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2)依据材料信息: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可知,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于皇帝一身;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是军机处,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的接见,被正式赐予“打来喇叭”封号。

(1)材料一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朝代?

(2)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外,还有哪一个藏传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为有效管理西藏事务,清朝设立了什么官职,与西藏传佛首领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6)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

(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如图

(2)材料二图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查看答案

看图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行的是哪个国家?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出使的是哪个国家?

(3)从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怎样的政策?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5)三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对外交往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6)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查看答案

根据所学,连一连

北宋李时珍         活字印刷术

元朝毕昇          《授时历》

明朝郭守敬        《本草纲目》

 

查看答案

“明月有时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 设立特务机构

B. 沿用廷杖制度

C. 实行八股取士

D. 制造文字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