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2)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学汉语; (3)轻徭薄赋,并允许纳物代役,减轻人民负担;尚书省;贞观之治 (4)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能促进历史发展或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可知,此内容是商鞅变法的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可以授予田地和爵位,激励人们“勇于公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开始改革;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可知,此内容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学汉语;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轻徭薄赋,并允许纳物代役,减轻人民负担;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改革或创新能促进历史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抗击外来侵略    B. 民族关系发展    C. 中外友好往来    D. 君主专制强化

 

查看答案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查看答案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文字狱

D. 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    )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