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

20176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科技之美】

材料二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请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品德之美】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由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是什么?

【艺术之美】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气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1)局面:百家争鸣。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任写两点得分) (2)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任写其一得分) (3)诚信待人、轻利重义。(意思相近即可)交子。 (4)《兰亭序》。(1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或:涵养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百家争鸣。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的内容可知,宋代商人诚信待人、轻利重义。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的货币,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抗击外来侵略    B. 民族关系发展    C. 中外友好往来    D. 君主专制强化

 

查看答案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查看答案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士、文字狱

D. 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