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_制度。

(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

(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秦朝;郡县。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 (3)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 (4)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拉萨)设驻藏大臣。 (5)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任意答出一点,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5个问来进行考查。 (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秦朝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郡县制。根据要求即可回答:郡县制。 (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汉朝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秦朝。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监察制度。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 (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行省制度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图三,岭北行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根据要求即可回答: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 (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清朝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图四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在西北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根据要求即可回答: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拉萨)设驻藏大臣。 (5)此题通过材料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措施的认识。题文信息提示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进行制度创新,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根据要求即可回答: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6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科技之美】

材料二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请列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品德之美】

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3)由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他们最早使用的纸币是什么?

【艺术之美】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气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材料三 

(3)根据所学回答,贞观新政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三省中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贞观新政促使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800多年前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2007年12月,“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这条装载着无穷秘密的古沉船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3)从材料二可以反映出,和汉朝相比,宋代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4)“南海一号古沉船的重见天日,为我们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请结合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一下:如果这艘船从泉州港出航,船上可能装载着哪些货物?(注意:至少列两项)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 抗击外来侵略    B. 民族关系发展    C. 中外友好往来    D. 君主专制强化

 

查看答案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