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 、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2)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

(3)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1)鉴真 玄奘 (2)指南针 (3)闭关锁国 影响:①积极: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日本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使者是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唐朝与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使者是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南宋海外贸易的发达提高了技术条件。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其影响有:①积极影响是: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影响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材料讲述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史实,你能说出材料涉及哪三个人吗?

(2)这三个人各自作出了哪些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

(1)孔子生活在什么历史时代?

(2)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教育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材料中箭头所指的路线被称为什么?

(2)这条路线的在古代的起始点①是哪里?

(3)材料中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4)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

 

查看答案

拜占廷帝国灭亡给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A. 国家分裂必然灭亡    B. 固步自封必然被历史淘汰

C. 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 封建制度必然被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查看答案

尽管各国的文字不同,但是阿拉伯数字却几乎是人人认识,请问:创造阿拉伯数字的是(    )

A.日耳曼人           B.阿拉伯人       C.中国人            D.印度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