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A. 张謇 B. 冼星海 ...

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A. 张謇    B. 冼星海    C. 徐悲鸿    D. 侯德榜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他还撰写《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之于世,打破了碱业的垄断。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了巨大贡献,故D符合题意;A项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为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创办了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吞并。B项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C项徐悲鸿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美术大师;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A. 新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马列主义    D. 邓小平理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具体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下列对这一国策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

A.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B. 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C. 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 不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