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的《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能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
A. 割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下图是王刚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课的笔记,请问他在学习( )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 《资政新篇》 B. 《海国图志》 C. 《天演论》 D. 《天朝田亩制度》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道光帝 ③左宗棠 ④邓世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服装)。
──《魏书》
材料二: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2)根据材料一概括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说明这次改革为什么要迁都?
(4)通过以上回答,这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批北方民众南迁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3)人口的内迁和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界限逐步缩小。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