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一方面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还...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一方面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还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颁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政策,对于地主阶级区别对待,因此土地改革进行顺利。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请回答:

(1)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与1942年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怎样不同的政策?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1947年的土改在对待富农问题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土改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3)三次土改政策各不相同,那么,中共制定不同政策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1)1942年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1947年则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其不同是由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的矛盾。 (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保护富农经济。其原因是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3)依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实际情况。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2年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1947年则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其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的矛盾。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是保护富农经济。其原因是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土改制定不同政策的共同依据,是当时中国的国情;依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实际情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从这两幅图的内容来判断,它们都和中国历史上的哪场运动有关?

(2)图一中的“土地改革法”是中央人民政府哪一年颁布的?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四川金堂县贫农”应该是没收什么人的土地分给了农民?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以往的土地改革相比,在目的上的显著不同点是

A. 保存富农经济

B. 发展农业生产

C. 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解放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