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3)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主化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鲁迅——《狂人日记》 B. 徐悲鸿——《黄河大合唱》
C. 郭沫若——《屈原》 D.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
A. 《海国图志》 B. 《物种起源》 C. 《天演论》 D. 《四洲志》
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
A.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D.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 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 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