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

【图释改革】

(1)图一中的商鞅在谁支持下开始变法?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探究改革】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3)材料一中“霸诸侯”的国君是谁?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4)请归纳材料二中包含的改革内容?(两点)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5)结合材料三,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知改革】

(6)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秦孝公 (2)孝文帝改革 (3) 齐桓公 (4)建立县制和奖励生产(奖励耕织)(写出两点) (5)促进北方民族交融 (6)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促进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在秦国开展了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住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等等。商鞅变法最终促成了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2)图二是《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迁都洛阳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等等,这些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等。 (3)依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时期,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这是诸侯国为取得优势,打着这样的旗号进行征战,争夺霸主之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4)依据材料中“商君列传”“商鞅”可知该事件为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反映的变法内容是建立县制;“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体现的变法的内容是奖励耕织。 (5)依据材料三中所说的是“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动乱,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使鲜卑族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完成了汉化,也使汉族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彼此相互融合。 (6)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动秦国封建制度的确定;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采取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得出变法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本国国情、顺应民意,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变法改革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变法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的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学了《三国鼎立》这一课后,他在笔记上记着: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这一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影响。它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该同学的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并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王羲之    B. 锺繇    C. 张仲景    D. 司马迁

 

查看答案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祖冲之    D.顾恺之

 

查看答案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 《孟子》    B. 《史记》    C. 《齐民要术》    D. 《论语》

 

查看答案

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C. 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