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一、二所示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一、二所示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四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科技成果?我国最早在何时制成这类仪器?

(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1)图一:司南;图二:罗盘针.战国时期. (2)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3)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一中图二是“罗盘针”,反映了我国在指南针技术方面的成就。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图一)。解读材料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天气晴好,航海家通过观测日月辨别方向,天气阴晦则依靠指南针辨别方向。根据材料三中“渺茫无际,天水一色”“唯以指南针为则”可知航海中完全依靠指南针判断方向。据以上分析回答第(1)(2)题。根据“外国商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可知外国乘客在乘坐中国海船的过程中学习并传播了指南针应用技术。据此分析并结合指南针的外传回答第(3)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师(指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白天)则观日,阴晦(指阴天)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谨慎),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你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查看答案

火药技术出现于我国的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并很快传到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有力武器.

错误     改正  

 

查看答案

南宋时, 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错误:     正确:  

 

查看答案

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到 非洲

错误:       正确:  

 

查看答案

唐代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丹经》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错误:  ;改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