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
材料二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 1 )材料一中提到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 ”,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 2 )材料一中领导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的指挥官是谁?他领导的是哪支军队?
( 3 )材料二“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哪支军队?领导人是谁?这一战略部署的完成有何意义?
( 4 )由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在战略战术上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看下边的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一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何事?
( 2 )图二反映了哪一战役?图三中两个人物是谁?
( 3 )图一、图二史实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图三人物领导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有何意义?
( 4 )三幅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出现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阅读下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 ” 材料中 “打到外线去 ”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 部队是 ( )
A. 东北解放军
B. 晋冀鲁豫解放军
C. 中原解放军
D. 华北解放军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克复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
C. 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 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人物中谁与此诗句有关(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刘伯承、邓小平
C. 彭德怀、贺龙
D. 粟裕、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