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 读...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 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1)封建制,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为中国谋幸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共合作(筹建黄埔军校)。 (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到90年代,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此,李鸿章认为的“文武制度”指封建制;李鸿章进行的实践探索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2)根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可知,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为中国谋幸福。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其实践基础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936年为了保存革命实力,进行了长征。使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妇女解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到:“(现在有人说)欲强国必由女学(女子教育),人多疑(怀疑)之。”“(受西方列强震撼)而思效(学习)其长者,则惟是船舶之雄也,枪炮之利也,铁路之速也……”(而这些都是妇女不能做的)。“故谋国者曰:教妇人非所急也,而不知西人之强在此(女子教育)。”

请回答:文中学习西方列强“枪炮”“铁路”等是指什么运动?梁启超要求发展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此,他与康有为等发起了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独立、民主和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

(1)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孙中山和毛泽东先后领导了中国民主革命。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材料一主张的“政治革命”表现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书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查看答案

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她强大的凝聚力。为此有同学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复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提示,完成这一探究任务。

(1)下列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历程,阅读后回答:

材料一:近代谋时期的国歌

材料二:某运动纪念章

材料三: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局部

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权的国歌?材料二纪念的是什么运动?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任务是什么?

(2)上述探究过程使用了哪些类型的材料?请以其中一种类型为例,谈谈这类材料在历史探究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做法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五千年奋斗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滋养着我们.据要求回答问题。

(1)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时代。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要思想与“百家争鸣”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2)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汪荣组认为,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锋.阅读下列摘自《康章合论》的材料:

甲: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息思苍生国苦,则同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乙: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请回答: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写出它的主要政治活动           

②概括材料中章炳麟的主张.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种态度?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学者认为,社会繁荣后,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逐渐理智写出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列举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