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材料三  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1)观察材料一的折线图,指出日本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哪一种大亊件的发生?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3)上述材料中,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1)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明治维新。 (2)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政府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3)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或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扩大和巩固)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答出以上任一个史实即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实行强制义务教育; (2)依据材料信息: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可知,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政府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是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资本主义改革和革命的潮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电产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据材料三,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指标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史实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史实见之于史料。下面甲乙两则史料都涉及了哪一史实?甲乙两则史料分別描述这—史实的什么方面(或哪一要素)?

甲: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第十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 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请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附件十五)……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乙:到了这个时候,“它(中 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2)史实提炼为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洋务运动”:“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请依照这一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定义“戊戍变法”。

(3)史实形成于节点。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

请用图示方法表示上述三副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要求:不得用如“图一”“图二”的方式代替历史史实)

(4)综上所述,概述对历史(史实)学习提供了哪些启示(或提供了哪些途径或方法)?

 

查看答案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相关的宗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该宗教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请举出两个与该宗教有关的生活用语。

(2)从图二、图三中任选一幅图,概括说明其特点。三个建筑除了是宗教活动场所外,今天还发挥着哪些相同的功能?

(3)以上三幅建筑图片都与宗教有关,有人说:宗教就是一种迷信。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因为在这里有文学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社会变动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中反映文学家、艺术家对20世纪30年代社会问题思考的是(     )

A. 《战争与和平》    B. 《格尔尼卡》

C. 《向日葵》    D. 《英雄交响曲》

 

查看答案

有关下列时间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   ②政治多极化趋势   ③经济全球趋势   ④“一超多强”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