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匈奴。 (2)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中原地区;影响: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交融加强。 (4)北魏孝文帝;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融合。 (5)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管辖;改革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解析】(1)根据题目中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的是张骞通西域或丝绸之路开辟;当时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主要指的是对匈奴的战争。 (2)材料二图中西北狭长地带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西域都护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西域都护的设置,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依据三“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可知,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交融加强。 (4)根据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材料中反映了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从上述四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到王昭君和亲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

(3)“商君”的行为体现了哪家的思想?据材料三回答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4)“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____东晋画家____代表作《洛神赋图》。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____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