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西方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中“第一种文字方面”的是印刷术,“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的是火药,“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的是指南针;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毕昇的最大贡献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火药

C. 编写了《梦溪笔谈》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发明了火药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查看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 科举制的创立    B. 印刷术的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民族政权的并立

 

查看答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