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中写道:“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材料反...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中写道:“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材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

A. 制造石器

B. 种植农作物

C. 使用火

D. 保留猿的某种特征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材料反映北京人开始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我国历史虽然处于政权分裂、南北对峙的大分裂时期,但是我国历史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请回答:

(1)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都是定都在哪里(今天)?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呈现什么特点?

(3)这一时期特别是北朝后期北方历史发展最突出特点是什么?那一次改革促进了这个特点的形成?

(4)魏晋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技文化成就之大,异彩纷呈。请分别在农学、数学、书法、绘画四个方面各举出一个代表人物。

 

查看答案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夏、商、西周三代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表格的空白部分。

 

朝代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西周

周武王

 

 

(2)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又一个表现。请列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石窟艺术代表云冈石窟大佛(20窟),它位于我国

A. 陕西省

B. 山西省

C. 河南省

D. 甘肃省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 受到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骚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查看答案

三国时期           派卫温率万人去夷州,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A. 刘备

B. 曹操

C. 曹丕

D. 孙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