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称赞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可知,郭沫若称赞的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大多叙述民间疾苦,因此郭沫若称赞的是杜甫。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B. 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

D. “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查看答案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 艺术的繁荣状况    B. 农业的发展状况

C.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 开放的社会局面

 

查看答案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历史课上同学们最喜欢听的一定是历史故事吧。下面就请你读读以下三个小故事,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故事1:960年二月,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人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范质行礼完毕刚要坐下,赵匡胤就说:“朕最近有些眼花,看不清东西,烦请爱卿将奏折拿到朕面前。”范质上前递折子的空当,早已受命的内侍便把宰相的座位与茶全部撤走。范质回身欲坐,发现座位与茶都不翼而飞,只好站着搭话。从此,大臣们上殿议政再也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

故事2:宋濂(明初著名的文学家,当过太子的老师)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饮食)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故事3:1729年,雍正七年的夏季,43岁的怡亲王允祥、57岁的大学士张廷玉、60岁的大学士蒋廷锡,大概没有想到,当他们三人走进隆宗门边那几所极为简陋的小板屋时,将开启中华帝国中枢机构大变革的帷幕。这年,军机处成立了。军机处的管辖范围,从政治到军事、从政府到宫廷,无所不包。但它本身是一个没有公署(固定的办公地点),没有固定的官员,没有预算的机构。管理军机处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日常办公的官员称为“军机章京”,这些都是兼职的,完全依附于皇帝。这恰恰是军机处的生命力所在。

(1)请你为故事1起个题目或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故事2中,监视宋濂的是什么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什么?

(3)故事3所说的军机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4)这三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