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材料二 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材料一

材料二

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依次写出材料一中三个位置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四段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条在历史上有何地位和作用?

 

(1)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地位: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所以答案为:①洛阳②涿郡③余杭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改革制度    B. 发展生产    C. 开凿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 创立了科举制度    B. 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 实行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 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

 

查看答案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 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B. 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

C. 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

D. 都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