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是《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19195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是《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这报道的是

A. 五四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9年5月”“曹汝霖、青岛、章宗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国贼”是指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代表封建主义的卖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五四运动爆发。因此,题文中报道的是五四运动,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强调写文章“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的文学家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蔡元培

 

查看答案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A. 陈独秀和蔡元培    B. 封建专制和儒家思想

C. 民主和科学    D. 孙中山和李大钊

 

查看答案

1915年,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要想救中国必须

A.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进行积极的维新变法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制    D. 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查看答案

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但被刺杀的民主斗士是

A. 黄兴    B. 刘道一    C. 宋教仁    D. 秋瑾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评价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色变。”他评的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河内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