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美国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2)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标志着南北战争爆发。林肯领导美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因此,材料一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 (2)根据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俄国农奴制的严重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于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因此,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称为明治维新。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美国、俄国、日本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为上面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把对应字母按顺序写到下面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3)在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中,请你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

(4)请你归纳A、B、D三幅图片所反映的英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先对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保持的态度

 

查看答案

他建议美国政府利用其理论研发原子弹,以打击法西斯势力。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高兴,而是反思科学的消极影响。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奥本海默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回顾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 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C. 民族独立战争

D. 自卫战争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其核心是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英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