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7时,我国神州十一号飞船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7时,我国神州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与11月18日下午顺利返回着陆,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摘自2016年11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根据华为最近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显示,华为P9上市三个月销量超过450万台,其不仅在中国销售火爆,在欧洲高端市场的销量也再创新高,使得华为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最近海外媒体评价P9为“最好的拍照手机之一”,并给出了4.7分(满分5分)的综合高分

——摘自2016年8月3日新华网

材料三工业革命4.0是从需求出发,智能制造与生产。2015年6月,中国版4.0纲领性政策文件《中国制造2025》出炉,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全面提升水平和竞争力,不过业内专家认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发展工业4.0的基础依然薄弱,差距较大。

——综合自2016年8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

(1)材料一中《神州十一号飞船》,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哪个领域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华为手机的经营情况说明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3)依据材料三,请你为中国发展工业4.0出谋划策。

 

(1)第三次科技革命;航天领域;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经济全球化趋势 (3)加大对高科技的投入;努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尽力为高科技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支持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因此,材料一中《神州十一号飞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航天领域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中国华为手机的经营情况说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发展工业4.0应该加大对高科技的投入;努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尽力为高科技发展在政策上进行支持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表内容之间的联系行)

 

查看答案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有潜伏着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战中,有位占地记者这样描述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攻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去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材料四图Ⅰ卢森堡送给联合国的礼品枪

图Ⅱ联合国总部前矗立的雕像《铸剑为犁》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是指什么事件?写出记者所描述的“绞肉机”战役的具体名称?

(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3)据材料三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表达了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愿望?

 

查看答案

目录是一本书的牵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的世界,1763-1941年

第十章科学革命-1941年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俄国

第十四章中东

第十五章印度

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非洲

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件事件是什么?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美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回答一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群雄竟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3)材料二中“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的论辩,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美术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恐怖、痛苦,并了解了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作品是

A. 《蒙娜丽莎》

B. 《向日葵》

C. 《最后的晚餐》

D. 《格尔尼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