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技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科技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最初动力分别是什么?它们所属时代的许多成果都传到了中国,各举一例,并简述其对百姓生活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由于现代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程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出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与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有关,写出其中一例。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把需要高科技和庞大资金的项目放在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建立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厂。

(3)据材料三,跨国公司的这种做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一些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事实?

(4)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1)动力:蒸汽机.内燃机;传入中国的成果:轮船(或火车).有线电报(或照相.电影);影响:轮船(或火车)于19世纪初传到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线电报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商人可以用它来传递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百姓可以用它与亲友交流感情;照相.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了解过去生活提供了素材。(答出其中两点及其影响即可给满分) (2)计算机的发明;软件的开发;网络技术的提高;通讯工具的发明等; (3)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世界贫富差距拉大;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等。 (4)科技革命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或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最初动力分别是蒸汽机、内燃机;它们所属时代的许多成果都传到了中国,例如:轮船、火车、有线电报;:轮船(或火车)于19世纪初传到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线电报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商人可以用它来传递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百姓可以用它与亲友交流感情;照相.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了解过去生活提供了素材。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与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有关,例如:计算机的发明;软件的开发;网络技术的提高;通讯工具的发明等;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了财富。 (3)根据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跨国公司的这种做法会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世界贫富差距拉大;我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的办法来改变这种事实,多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转化缺点为优点。 (4)通过以上材料,我能得出的合理的结论是:科技革命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包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技,在享受它的优点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也要避免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习近平在德国的演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材料三: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有关南海问题作出回答 :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中国人是西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越南方面一直公开和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而1975年后,越方背弃了以前的这些承诺,转而对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我还想再次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足迹”是如何启示新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是九年级(1)李斯同学对学习日本历史的总结,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帮其改正。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崛起过程难免依赖他国。7世纪时利用和唐朝的特殊关系,派留学生等来唐朝学习,回国后模仿唐朝制度进行明治维新。18世纪中后期利用英日同盟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脱亚入欧实现崛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德意结成协约国集团,希望借助德国实现其在亚太的扩张。由于他们进行的是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最后遭到世界人民的反抗,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斗争下,日本和德意一样最后走向失败。战后,日本又利用美苏冷战的机会,依靠美国,在国内进行非军事化改革,在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下,实现崛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号强国。

            改为              ;                   改为            

            改为              ;                   改为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

(2)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科技立国”。( )

(3)佛教诞生于印度,三国时传入中国。 ( )

(4)巴黎圣母院是古代欧洲罗马式建筑的典范。( )

(5)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施的前提都是不改变原来的社会制度。( )

 

查看答案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根据史实完成下列内容。

(1)战国时期的秦国承认                   ,允许自由买卖,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195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1978年安徽农村实行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19世纪60年代,美国林肯政府颁布《            》,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查看答案

历史在伟人的行动中,根据提示,正确选择

(1)巩固完善新制度,民主思想革命传;复旧创新两重性,企图称霸终覆灭  (    )           

(2)世界反殖树榜样,救民于火促独立;南美乔治·华盛顿,人送称号解放者(    )         

(3)反英抗殖求独立,印人骄傲世人仰;青春年华写赞歌,巾帼何必让须眉  (    )            

(4)权力顶峰顺潮流,废奴创新破瓶颈;封建残余虽保留,利资强国成转折  (    )            

A.亚历山大二世      B.拿破仑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