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纷纷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纷纷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对此怎么解释?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历史的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这个岛国依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41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上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3)材料三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该国通过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20世纪90年代该国率先进入了以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材料四:(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全球通史》

(4)(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的重点是什么?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美国采取的这项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五:“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自由关系……”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国家现在联合起来了,“高一级的整体”是指哪年成立的什么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有什么积极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2)日本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资本主义 (3)美国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信息化和全球化 (4)发展重工业 罗斯福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1993年,欧盟(或欧洲联盟)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该组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所以材料一中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岛国”指的是日本,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抓住机遇“弃旧图新”,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根据材料三“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指的是美国,该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该国率先进入了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国家在农业上实行集体化,实行计划经济,用来为国家工业化服务;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由此可知,美国采取的这项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欧洲国家走向了联合,建立了欧共体,后来又于1993年,成立欧盟这个“高一级的整体”,这个组织的成立使欧洲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该组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改革,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通过改革摆脱危机,废除了旧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从结果上看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的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改革名称

面临问题

措施

性质

洋务运动

内外交困

①以“自强”为口号,兴办近代A_____;以B_____为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②创办C____、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创办新式学堂——D____。

 

__________

是封建统治者的E。

 

 

材料三: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材料四: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

(4)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材料五: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中指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设立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统属,互相牵制。

(1)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三公”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地方势力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仅解除了王国的威胁,还使孔子成为了自汉代以来一直被放在神坛上的“圣人”的代表。

(2) 汉武帝是如何解除王国威胁的?又是如何把孔子放在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的?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在地方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四:(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二厚风格”

——乾隆皇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上谕

(4)根据材料四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查看答案

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查看答案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下列属于东欧剧变的表现的是:

①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②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③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

④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即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探索是(  

①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                 B.①②③

C. 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