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此时此刻,就让我们沿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足迹,重温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領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1 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

 

( 1 )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均可 ( 2 )长征或红军长征均可, 遵义会议 ( 3 )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等均可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描述的是红军长征,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图1、2所示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________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10月1日,_____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诞生.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9)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查看答案

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A. 发动抗美援朝战争和追歼残余武装和土匪

B. 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和肃清反革命分子

C.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和实行土地改革

D.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是(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