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构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由“分”到“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图一:土地改革时期 图二:三大改造时期.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解决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3)党和政府根据国情制定农村政策,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等. (4)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体系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及理解等综合能力。第(1)题,结合图片信息可知:图一出现于土地改革时期,图二出现于三大改造时期;图一的土地改革使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图一到图二经历了由农民土地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程。第(2)题,我国对农业改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第(3)题,本题可以从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目的和影响来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改善人民生活当作头等大事,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等。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所提建议一定要符合现实,对于改善农村状况有利有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一生,实现了

 

A.

B.

C.

D.

 

查看答案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1955年的万隆会议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查看答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D.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 “大跃进”运动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造私营工商业

 

查看答案

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