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

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中“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的说法,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教材中概括相关的事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不能大段照抄原文)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1)第二种意见。 (2)①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②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b.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c.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d.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任答一点即可)③a.杭州是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b.南宋的外贸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任答一点即可)④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属运用能力的要求,有一定难度难度。根据课本观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很显然对应上材料第二种观点,即: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2)本题突出论从史出,结合历史结论用史实加以印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方的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苏湖熟,天下足)(任答一点即可得分)②a蜀地的丝织品、江浙的丝绸等产量高;b棉织业得到发展;c瓷器、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任答一点即可得分)③a商业都市最大的有开封和杭州;b都城临安的繁荣超过北宋时的开封;c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d出现纸币(任答一点即可得分)④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4月25日)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25日)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

(2)结合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是打捞出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模型。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哪些措施?作为南宋时期的一名船员,你能跟随你的船队到达哪些地方?

(2)图2所示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是何时在哪个地区出现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据上表可知(  )

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查看答案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宋代南方手工业进步

C. 宋代南方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查看答案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图3相对应的时期应是(  )

A. 三国时期    B. 唐朝中期

C. 南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