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2)2、图3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见证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历史事件确立一个学习主题。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她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解析】(1)依据图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发动了五四运动。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出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图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图三是中国共产党一大后的会址南湖的游船。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为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3)根据课本所学,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因此国共两党合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是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依据前面材料,图一反映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图二、三反映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图四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上述事件的学习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颗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3)列举一例辛亥革命对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试举出两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驻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 “第六款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 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查看答案

1913年,一个香烟盒(如下图)的封面上,正面印着“爱国”,背面印着“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它表明当时的实业家倡导

A. 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全盘西化    D. 实业救国

 

查看答案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贡献的是和平解放

A. 徐州    B. 沈阳    C. 北平    D. 南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