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曲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的命运自己主...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曲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的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中国人民 “命运自己主宰”开始,B项符合题意。三大战役取得胜利,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中心任务是发展重工业。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国又处于内战的阴云之下。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材料三 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请回答:

(1)解读材料一中两幅漫画,判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中的“磨刀”“手枪”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2)如何理解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以及“更有文章好做”?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战术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12月《桂林日报》

材料三: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疑点,见解也各种各样,目前有关的争论也还在进行。

                                   ——引自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的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事变出现后,蒋介石采取怎么样的政策?材料二中的“陕变”是指什么历史事件?“陕变”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所提到的是哪一事件?材料四中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歪曲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2)2、图3共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见证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

(4)结合所学知识,为上述历史事件确立一个学习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颗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颗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3)列举一例辛亥革命对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试举出两例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驻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 “第六款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