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不断...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能山的提高,而且也表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个多世纪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成功地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挫折,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什么时候诞生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哪个历史事件,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大跃进。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 (4)政策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进行了国家工业化的改革,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在工业革命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例如工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由此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告诉我们政策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

A. 经济计划统得过死    B. 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

C. 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    D. 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

 

查看答案

关于苏联的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是在(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2年

 

查看答案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B.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到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匈牙利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废除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B. 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调整农业政策。

C. 国家取消价格、税收等救济手段,改用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解

D. 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