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

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     )

A. 无为而治    B. 施行“仁政”    C. 尊崇天道    D. 加强法治

 

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可知,孟子认为三代得天下是因为施行了仁政,失天下是因为天子的暴政。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可知,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天子施行仁政则得天下,反之则失天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施行“仁政”。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如下表。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个体经济

71.8%

7.1%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中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并指出实现该变化的途径和影响。

(3)材料三指出“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查看答案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查看答案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 国际主义    B. 无私奉献    C. 救亡图存    D. 居安思危

 

查看答案

莫言小说《蛙》描写到:“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C.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D.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