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以下哪个诗人的诗可能反映“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贺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 “开元盛世”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
A. 皇帝荒废朝政 B. 杨贵妃得宠
C. 发生灾荒 D. 节度使权利膨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