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B. 使人们开始追求社会的变革

C. 使人们开始追求西方生活及习俗

D. 使人们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

 

A 【解析】根据题干“思想启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自主权

C. 《北京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查看答案

林则徐、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

A. 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C. 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 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于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下列选项中对该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该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查看答案

学者萧功勤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黄宗羲“工商皆本”的观点

B. 曾国藩“师夷自强”的观点

C. 康有为“君主立宪”的主张

D. 孙中山“民主共和”的主张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