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变法内容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3)材料二(一)战国形势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哪个国家?
(4)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怎么实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局面?
(2)材料二中“卫鞅”指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材料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3)“卫鞅”所为,有何历史作用?
(4)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两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坐”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地位。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恺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恺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1)恺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这条通道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这条通道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4)结合材料谈谈该通道的开通产生了什么作用。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了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 B. 伯益建立夏朝
C.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他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选贤任能、厉兵秣马、富国强兵、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你认为这描述的人物是( )
A. 禹
B. 赢政
C. 杨坚
D.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