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苏俄人民为什么很“气愤”?面对材料一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指出图5中A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是           ,B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是           。(注:填写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导致A时段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B时段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提示:写重大事件名称)。

(3)两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什么共同的调整方式(手段)?这给了你怎样的历史感悟?

 

(1)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 (2)变化情况:A段:不断上升(由低到高);B段:逐渐下降(由高到低)。 主要原因:A段:经济大危机;(若答经济危机只给B段:罗斯福新政。 (3)方式:改革。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或要敢于改革,更要善于改革;能够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苏俄人民的气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列宁于1921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根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美国失业率由低到高,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解决了事业问题,美国失业率由高到低。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美国和苏联为应对危机采取了改革的调整方式,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敢于改革,更要善于改革;同时能够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说词: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诞生了很多将流芳后世的故事,但今晚令我最为难忘的却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妇女:安妮.库波尔。她和无数排队等候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不同是她高龄106岁高龄。在她出生的那个时代,黑奴制刚刚废除。安妮经历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农田荒芜,绝望笼罩美国大地。她看到了美国以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崭新的共同追求战胜了恐慌。是的,我们能。二战时期,炸弹袭击我们的海港,全世界受到独裁专制威胁,安妮见证了一代美国人的英雄本色,他们捍卫了民主。是的,我们能。”

请回答:

(1)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谁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请你简要说说他的贡献?

(2)安妮.库波尔和奥巴马都具有黑人血统。在美国历史上是通过哪次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这一制度的废除与当时的哪一位总统有关?

(3)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二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4)“炸弹袭击我们的海港”指的是什么事件?“全世界受到独裁专制威胁”指的是什么?世界人民战胜“独裁专制”的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材料二

材料三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有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材料四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2)观察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找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要求写出图序和名称)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995年,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世界名画《格尔尼卡》是1937年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作的,它是20世纪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其作者是

A. 毕加索    B. 德莱塞    C. 罗曼·罗兰    D. 贝克特

 

查看答案

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约翰·克利斯朵夫》

 

查看答案

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A.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网络技术的发展

C. 新材料技术应用

D. 生物技术的突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