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纵观中国古代史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纵观中国古代史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的姓氏改为元。

——《中国历史》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1)秦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北魏。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科举制度。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解析】(1)根据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在土地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的姓氏改为元”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统一国家之后,施行了汉化改革,使用汉语,任用汉人为官,穿汉服,改汉姓,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根据材料三“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述胡曾、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查看答案

学习了隋朝的历史后,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能反映隋朝的历史特点(    )

A.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B. 开凿大运河

C. 统治者昏庸残暴    D. 繁荣而短暂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朝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

A.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B.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C.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 削弱了皇帝的权力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在中国被推行了近2 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 监察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