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1)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 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革:土地改革。摧毁的制度:封建土地制度。 (3)目的: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作用: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依据;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可知,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政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它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请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什么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段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 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 手工业合作化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一五”计划    D. 土地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