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邵阳县籍晚唐诗人胡曾在一篇关于怀古的七绝中写道:“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邵阳县籍晚唐诗人胡曾在一篇关于怀古的七绝中写道:“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文的“周郎”指的是周瑜。在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故题文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ABD和周瑜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介绍了邵阳猪血丸子的来历:抗辽名将杨六郎被陷害入狱,杨门女将杨排风去送牢饭,为防止狱卒卡扣,做成了狱卒不敢吃的黑乎乎的猪血丸子。假如这个说法属实,制作猪血丸子最早时期是

A. 魏晋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夏金时期

D. 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最早体验了这种生活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查看答案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訢、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材料一中奕訢等人“自强”的活动称为什么运动? “李”为“求富”在上海有何举措?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弃官从商”的目的是什么?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也是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九年级某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分组进行以下探究,请和他们一起进行。

活动一:近代列强的侵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据此,第一小组同学用年代尺整理出了相关内容。

(1)根据年代尺写出政治领域近代化探索的另一重大事件名称。

(2)请用年代尺中标注的史实来说明“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探索不仅涉及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民主化,它还涉及其他的领域,请举出一例来说明。

活动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为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第二组同学搜集了几幅图片进行探究:

(4)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5)请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指出从图二到图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有何变化?

活动三:探究小结。

(6)通过对以上中国近代史的探究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不能抄题目中原话)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习近平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哪一措施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根据材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重温改革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2)据材料二写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的名称。概括它们能够成为经济特区的条件。

材料三: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3)材料中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对外开放的哪一具体措施?

材料四:党的十五大(1997年召开)报告中明确表示,股份制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利用的。只要有国家和集体控股,就是公有制。如果只是一味争执形式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入,也建不起现代企业制度。

(4)分析材料四,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表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