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 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

 

(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 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2) 主张:多种经济并存,无产阶级领导;实现社会 的平等发展。 关系:继承和发展。 (3)思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追求: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追求社会平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以三民主义改变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由材料里的“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可以得出结论。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材料总结问题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是;多种经济形势并存;无产阶级领导;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这些主张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继承和发展。考察的是学生联系知识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三位伟人共同的追求是: 改善民生。发展社会生产力,追求社会平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脚印】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1987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建立自给自足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1)上述材料是小虎同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根据教材内容及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的部分总结。材料中有4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原题画线部分不得改动)

【歌曲中见证】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春天”的喻义是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无限的思念】

(3)邓小平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1)材料一这份看似有点悲壮的协议书是哪个村庄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中这份协议书与材料二中的这个顺口溜和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查看答案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D.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查看答案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