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

阅读材料: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宋史•岳飞传》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岳飞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匈奴”喻指什么?“靖康耻”中“耻”从何来?

(2)岳飞为“报国”“雪耻”取得了怎样的战绩?

(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岳家军”怎样的风貌?

(4)千百年来,人们非常崇敬和爱戴岳飞,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

 

(1)金;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东京,掳走了微宗、钦宗,北宋灭亡. (2)率领“岳家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又在郾城大败了金军的精锐骑兵. (3)材料二反映了“岳家军”军纪严明;材料三反映了“岳家军”战斗力强. (4)岳飞严格治军,使“岳家军”战斗力很强;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匈奴”喻指金,“靖康耻”中“耻”指的是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东京,掳走了微宗、钦宗,北宋灭亡,当时北宋皇帝钦宗的年号是靖康,金灭北宋又被称为“靖康之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为“报国”“雪耻”,积极抗金,率领“岳家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又在郾城大败了金军的精锐骑兵。 (3)根据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信息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岳家军”军纪严明;根据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信息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岳家军”战斗力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严格治军,使“岳家军”战斗力很强;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值得崇敬和爱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亏姓秦。青山处处埋忠骨,白铁何辜铸佞臣。”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翰林院秦涧泉,反映了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历史事实,不为祖先遮丑饰恶,又能反省自律。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中的“忠骨”指的是谁?该人物在哪次大战中大败金军?佞臣指的又是谁?

(2)如图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

(3)如图,他是不是民族英雄?请简要分析一下原因?

 

 

查看答案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游览风光的游客    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查看答案

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南宋定都临安    B. 宋军收复建康

C. 宋金达成和议    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查看答案

《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  )

A. 女真统治者    B. 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查看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有群岳飞后代至今鲜与秦姓通婚。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是(  )

A. 岳飞抗击金军取胜威胁秦桧权力

B. 岳飞抗击金军取胜威胁宋朝统治

C. 岳飞抗击金军中杀死了秦桧

D. 岳飞抗击金军壮志未酬却被宋高宗、秦桧等陷害致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