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5年9月,他亲自驾驶他自己设计制造的...

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5年9月,他亲自驾驶他自己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随着火车的一声鸣叫,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1)材料一的他是谁?火车机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材料二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三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

——刘少康编著《环境鱼环境保护导论》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依据材料三,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等。

(4)在出现的新交通运输工具中,发明了汽车,享有“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材料四中新网1月8日电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5)结合材料四,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请再举一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一种新能源说明该观点。

 

(1)史蒂芬孙;改良蒸汽机 (2)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面貌;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任意答其中两点均可) (3)出现了环境污染;原因:工业发展、工厂兴起;煤炭的大量使用,;城市化的兴起;城市人口的增多(任意答其中两点均可) (4)卡尔本茨 (5)原子能 【解析】(1)根据材料一“1825年9月,他亲自驾驶他自己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为动力机器,发明了火车,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一“随着火车的一声鸣叫,它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和材料二“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的信息可知,科技发明创造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面貌;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出现了环境污染;原因是工业发展、工厂兴起;煤炭的大量使用,;城市化的兴起;城市人口的增多。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享有“汽车之父”赞誉。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人们利用原子能发明了原子弹和核电站,核电站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原子弹威胁了人类的安全,由此可知,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要正确合理的利用科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表明:道路决定命运。为此,有同学对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完成本次探究任务。

(革命之路)

(1)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请回答:写出这条“正确道路“的主要内容。哪一历史事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探索之路)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型”……这是毛泽东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

一一《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材料二  主要工业品产量

请回答:建国后哪个时期的历史印证了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这一说法?试举一史实说明。根据此史实及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强国之路)

(3)《复兴之路》指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这里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起点是指什么?举出这一时期“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的典型事例。(要求:经济、祖国统一方面各举一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探究,概括革命之路、探索之路与强国之路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历史上出现的世界格局(或国际秩序),有些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 建立起来的,有些是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按照时序,将相应的世界格局(或者会议)填入空格

A:        ;B:        C:        ;D:       

(2)这四个世界格局,哪些是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的?

材料二 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 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 题越来越少。

——基辛格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由超级大国主宰”的世界秩序是哪一个?根据材料写 出这一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4)材料二中基辛格认为美国“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结合所学知识,你 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什么?请举例印证材料中“很多的权力中心”。(至少 2 例)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世界格局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成熟的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1)近代史上,主要有哪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被迫割让领土主权的?为什么邓小平说“我们不是晚清政府”?

材料二: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讲话

 

 

 

(2)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3)依据上述材料,你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具有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下图《格尔尼卡》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其作者是

A. 毕加索

B. 贝多芬

C. 达尔文

D. 列夫·托尔斯泰

 

查看答案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