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摘自百度文库

(1)材料一中的“禁烟运动”的领导者是谁?“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逐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2)材料二中的“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习近平

(3)材料三中习近平这样论断的依据是什么?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什么事件?

材料四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战火迅速向鸭绿江边蔓延,对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美国错误地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力军力薄弱,根本不敢出兵迎战。可是,在美国政治和军事将领的眼里军力薄弱的中国军队,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使中国军队一下子成为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

(4)根据材料四概况抗美援朝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1)林则徐。鸦片战争。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九一八事变。 (4)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美国涉足我国台湾问题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1)根据材料一“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反动了鸦片战争。 (2)根据材料二中“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为了称霸世界,侵略朝鲜,后来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习近平这样论断的依据是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4)根据材料四“对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使中国军队一下子成为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的信息可知,抗美援朝的原因是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对朝鲜的侵略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美国涉足我国台湾问题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香港岛

1860年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

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绝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阀统治

 

查看答案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大概有164万余件,分散在全世界200余家博物馆。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演变过程。③处文物流失高潮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A. 中国再次被迫割让了大片领土

B.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