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抗美援朝时 B. 文化大革命时 C.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时
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完成 B. 一五计划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召开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材料一: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
材料二:美国是超级大国,率领部分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军民一起坚决抵抗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经济十分落后,但仍然不在强权面前低头,终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一个落后的国家与世界强权国家相抗衡,让全世界都另眼相看,这在近代旧中国是绝对做不到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一分析采取这一措施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一: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1)从材料一叙述的现象到材料二中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2)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 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