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 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 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C. 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D. 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些发言和出席的人的身份可能是( )
①成年男性公民 ②成年女性公民 ③成年男性奴隶 ④成年女性奴隶 ⑤外邦使节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
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是( )
A. 民法法典 B. 哈佛拉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 D. 婆罗门法典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2017年广东卷)19世纪未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 外交大事 |
1917年 |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
1918年 |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
1919年 |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
材料三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