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神奇逆转】

材料二

【重大挫折】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1)状况: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途径:发展重工业。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图二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可知,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改变现状的途径是发展重工业;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是因为土地改革的完成,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是因为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不真实;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二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开放性题目,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见证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谈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查看答案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 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 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 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查看答案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走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十年“文革”

 

查看答案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

A.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