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太祖”指何人?

(2)“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3)赵普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什么?

(4)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如何“夺其权”的?

 

(1)赵匡胤。 (2)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财权和掌控的士兵。 (4)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解析】(1)依据材料内容及出处(《续资治通鉴长编》)结合所学可知,“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2)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北宋建立前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依据材料“……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及所学可知,赵普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财权和掌控的士兵。 (4)依据所学知识,针对地方割据势力,赵匡胤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解除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了君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政府过分集权所带来的恶果包括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⑤科举制度僵化,限制人才培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我们都熟知的真理,但这个政权绝不能再被枪杆子左右。早在一千年多前,赵匡胤就做到了。他采取的政策是

A. 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 崇武抑文

C. 颁布《唐律疏议》

D. 重文轻武

 

查看答案

宋太祖在各州设立通判,其主要职责是

A. 征收地方赋税

B. 处理地方案件

C. 征发国家徭役

D. 负责监督知州

 

查看答案

宋太祖时,强化了中央集权,下列内容不是他实行的措施的是

A. 夺将权,操禁军,军权在握

B. 分宰相,设机构,三权分立

C. 撤税权,归中央,财权一揽

D. 废宰相,设三司,权分六部

 

查看答案

宋初用“分化事权”的方法达到加强集权的目的。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

①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