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行使行政权。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人权宣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与其相比,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什么原则?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政治运动的胜利果实?《临时约法》的颁布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谈谈你对“民主”的理解。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了三大政治制度,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会议

A

B

图三

文件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性质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 (2)辛亥革命; 对“民主”的理解,答案可以开放,可以结合史实(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也可以结合政治生活(两会的内容)、民主生活会(主题班会)等谈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图二)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图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可知,《人权宣言》反映的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行使行政权。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行使司法权。”可知,与《人权宣言》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体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为了挽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使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的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使我们认识到“民主”即是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过程。 (3)根据材料三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A处填写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图二);根据材料三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B处填写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图一)根据材料三图三及文字“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因此C处填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衰兴,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1)材料二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对比材料一的内容此政策反映出清朝什么鲜明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举)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外交成就辉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在外交史上取得重大胜利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五    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4)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策? 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共同进行新一轮更为开放的改革试点,请简要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查看答案

下面是九年级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一部分美国专题大事年表。依据这一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历史上有三位总统最受美国人民的爱戴和尊重,如课本中插图:

   

请你对应写出三位美国总统的姓名,结合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写出这三位总统受美国人民爱戴的原因。

(2)灯泡的发明,给世界带来光明,这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个阶段美国在交通工具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3)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了逆转,由同盟转变为敌人,请补充美国1947年发生的一事例来说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4)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则由敌视发展为缓和,中美关系正常化得益于哪位美国总统? 20世纪70年代中美双方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外交成果?

 

查看答案

iPhone6是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时尚智能手机,该手机是由美国、中国、韩国等

多国分工协作组装完成的。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 贸易自由化    B. 资源一体化    C. 经济区域集团化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

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上述现象体现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主要

特征是(  )

①军事化      ②多极化      ③信息化         ④全球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

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