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1)宋初设通判的目的何在?为达到此目的,宋朝除此之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材料二反映了宋初实行怎样的政策?分析这种做法的利弊。

材料三:如图

(3)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加强中央集权。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派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州官三年一换;财权收归中央。 (2)重文轻武。利: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弊:由于武将地位不高,又多受牵制,这就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解析】(1)依据“凡兵钱、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段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中”“ 守臣”指的是知州,由“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以看出,通判的作用是分化了知州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结合课本所学,宋朝除此之外还采取措施有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派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州官三年一换;财权收归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宰相之下设若干副宰相,并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依据材料二中“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宋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因为武将地位不高,又多受牵制,这就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3)依据课本所学,宋代对科举制进行的改革体现在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这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商品的交易媒介发生了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传统交易媒介相比有何优点?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梦”实现的建议。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 吴道子    B. 赵孟頫    C. 阎立本    D. 张择端

 

查看答案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繁荣。下列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东京、临安商业比唐都长安更繁荣    ②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④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江南的开发

B. 开元盛世

C.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D. 闭关锁国

 

查看答案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