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游览风光的游客 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凤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唐朝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是谁引用古人的话说的?
(2)他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
(3)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
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3)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4)20世纪初,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最终在哪一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唐太宗比喻成 “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_____________
(2诗圣是_________
(3)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
(4)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______________